<code id="yscza"></code><tr id="yscza"></tr>

  • <menuitem id="yscza"><video id="yscza"></video></menuitem>

  • <tr id="yscza"><small id="yscza"><acronym id="yscza"></acronym></small></tr>
  • <ins id="yscza"><video id="yscza"></video></ins>

    <ins id="yscza"><video id="yscza"></video></ins>
    400-811-0610

    首頁>資訊動態>行業報道>智慧園林的“智慧”體現在哪兒?

    智慧園林的“智慧”體現在哪兒?

    發布時間: 2022-08-05 14:30:02 | 信息來源:江蘇久智環境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瀏覽次數:1648

    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蘊藏“智慧”的信息技術密不可分。

    智慧+購物,開啟了線上支付,智慧+工作,實現了遠程辦公,智慧+數據,創造了健康寶......這些智慧技術的應用為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

    那么,智慧+園林會帶給行業怎樣的變化,給用戶營造怎樣的體驗?在近期舉辦的“2020中國園林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北京城建園林金都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袁學文就相關問題分享了他的思考和探索。

    ●什么是智慧園林?●

    智慧園林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生態園林相融合,建立智慧園林大數據庫,把人與自然用智慧的方式連接起來,達到人與自然的互感、互知、互動。

    簡單說,就是用更科技的方式,將人與自然更加充分地連接。智慧園林的特征體現為全場景感知交互、全過程精細運營、全環節智能決策和全要素協同推進。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自2012年我國開始推行智慧城市建設以來,國內已有在建智慧城市近500個。隨著智慧城市的廣泛推行,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的智慧園林工作也陸續展開。據初步統計,截至今年10月,全國智慧園林建設試點項目數量已經超過50余個。

    當前,我國智慧園林的技術體系包括六個框架,即智能感知、基礎網絡與硬件設施、數據資源、應用支撐平臺、業務應用系統和用戶服務。智慧園林管理體系則由信息管理、輔助決策、綜合監管、協同辦公和公共服務五大業務平臺構成。

    ●北京“智慧園林建設情況●

    2017年,北京智慧園林高峰論壇提出要大力推進智慧型北京園林綠化事業建設,實現服務惠民化、監管精細化和決策智慧化的建設目標。2018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了《北京市智慧公園建設指導書》。三年來,全市積極推進智慧園林的建設。

    目前,北京已建成部分智慧園林試點公園,包括海淀公園、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城市綠心公園、東郊濕地公園和溫榆河森林公園等。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信息中心消息,未來還將對全市1090個公園全面開展智慧園林建設。

     

    溫榆河公園內的智慧跑道

     

    溫榆河公園內的智能環境監測系統

    從現有試點情況看,北京智慧園林在提升游客體驗、公園日常管理及個性化服務方面均取得不錯的成果,并運用智慧解決了一些運營上的問題。

    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技術對公園的環境以及設施進行統一管理,使游客實現智慧出行智慧健身文化交流未來空間體驗等需求。

    運用信息化數據管理建成了公園風景區、城市綠地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木病蟲害防治、生態工程等12類核心業務數據,為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輔助依據。

     

    溫榆河公園內的智慧垃圾桶

     

     

    溫榆河公園內的智慧廁所

    運用虛擬化云平臺開發建設了移動監管小助手系統,實現了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空間分布、面積等信息在移動終端上的實時查詢與調閱。利用首都園林政務網平臺提供了北京綠道、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林木綠地認建認養、平原造林等36個特色服務。

    ●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智慧園林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園林智慧化程度不高,大多數數字化管理系統還停留在電子地圖、電子政務辦公和行業信息交流等方面。

    二是智慧園林還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不同行業間未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或共享程度有限,缺乏有機聯系。

    三是園林全過程智慧管理不全面,目前智慧園林大多重在解決城市園林管理的重點、難點、痛點問題,更傾向于園林管理和服務。規劃設計、智慧工地、智慧機械等園林全過程智慧化應用還處于萌芽階段,且相互間未能有機融合。

    ●未來發展方向●

    作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指標體系中重要指標之一,智慧園林將是順應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與自然聯系和融合的愿望更加迫切。而智慧園林恰恰能使人們充分享受到園林綠色福祉,使所處的生活環境更和諧、更宜居。這也成為行業主管部門轉變管理模式和管理目標的助力。

    智慧園林使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可視化綠化資源管理、動態化養護巡查、智能化輔助決策等,實現園林綠化管理模式的轉變,達到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網格化、智能化的管理水平。

     

    溫榆河公園內景觀

     

    溫榆河公園實景

     

    那么處于智慧園林時代的園林企業該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呢?

    目前,信息技術和傳統行業正在加速融合,不同領域和專業都在跨界合作。園林企業應在5G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優勢技術的加持下,在項目管理智慧平臺建設、智慧工地建設、智慧景觀設計、智慧園林管養、智慧苗圃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提高運行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同時,園林企業將加速轉型升級,即從以往單一施工、管養服務的狀態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隨著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生態等新模式的涌現,信息科技企業將加速與傳統園林融合,實現行業間新的合作模式和資源整合。

     

    溫榆河公園實景

     

    智慧時代已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緊跟時代的步伐,依靠智慧的力量,取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園林企業也應主動融合,適應智慧管理,加強智慧管理人才的培養。